宇 宙 是 由 宇 素 组 成 的

汝  南


 

   今天,我们会认为科技已相当发达了,已是无所不知了。但可曾想过,这只是人类局限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的(常规思维)。如果我们试着冲破人为局限去思考(超常思维),那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就将会是另一番天地!如:

    1)时空概念:时间度量单位“分”、“年”和空间度量单位“尺”、“里”,我们感觉是那么习惯平常,但对于科技领域的“微秒”、“万年”和“微米”、“光年”可能一般人就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其实我们还可以把微秒当做万年,把微米当做光年(或反过来),这样想就是超常思维。

    2)感知概念:人类把自己感知到的(包括借助科学手段感知到的)作为存在的依据,这是常规思维。地震前某些动物不是有异常反应吗,它们感知到了什么?人类至今却感知不到,我们敢说它们感知到的不存在吗?由此我们设想,人们感知到的仅仅是宇宙组成中的一部分,或许还是一小部分,这样想也是超常思维。

    现在我们就用超常思维来设想一下宇宙。

    一,宇素

       宇素——组成宇宙的最小不可再分的存在

       宇素不可再分的微粒,因其大小、形状、有形无形的不同而彼此不同现代科学称之为基本粒子的应该就是指某一种宇素

        现在我们对宇素做如下描述:

          1)宇素不都是常规思维的实物;

          2)宇素主要是以合聚形式存在;

          3)宇素形式存在于相互制约中;

          4)各宇素形式一直在不断变化;

          5)宇素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二,宇态

       宇态——各种宇素的存在形式

       宇素有各种存在形式,多个宇素合聚成一个能独立存在的新整体,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合聚”,这样的宇态称为“合态”,维持这种合态的是“合聚力”;合态可以由一种宇素组成,这样的宇态称为“纯合态”,由不同宇素组成的合态则称为“杂合态”;合聚成的独立整体解散分离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解离”,解离是因某一组成的合聚力失效而引起;以一个宇素单独存在的宇态称为“单态”,这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有的形式。我们熟知的各种原子和分子就是宇态,宇态都是以“结构体”形式存在的,如各种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就是。生物是特殊的结构体形式,细胞就是结构体,我们把包括各种生物在内的所有结构体统称为万物。整个宇宙就是由各种宇态以各种不同结构体形式组成的。

        现在我们对宇态做如下描述:

          1)宇态是能独立存在只具有整体特性的个体;

          2)宇态的组成结构不同其具有的特性也不同;

          3)合态由多个宇素或者更小的合态合聚而成;

          4)合态的存在是由各组成的合聚力所决定的;

          5)所有合态都不再具有其各组成的原来特性。

    三,特性

       特性——指各种宇态所具有的属性

       不同宇态会具有不同特性,即自然特性,也叫自然规律,前面说的合聚力就是宇态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只具有整体特性是宇态和宇态结构体的根本区别,因为不同结构体不仅具有包括功能在内的各种整体特性(物性),同时还具有各组成宇态的个体特性。至于不同宇态的特性,其差异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如铀宇态是常温存在的,但在转变(裂变)过程中的过渡宇态却能放出如此惊人的热量来。

        现在我们对特性做如下描述:

          1)不同宇态具有不同特性;

          2)特性会对宇态产生作用;

          3)各特性会相互干扰激励;

          4)特性强弱随远近而变化;

          5)特性从产生就开始衰减。

    寿命

       寿命——宇态存在的时长称为宇态的寿命

       人们通常把寿命短到察觉不到的宇态忽略了,而只注意到寿命足够长的宇态(稳态)。这些察觉不到的宇态存在于合聚解离的过程中(我们把它叫做“过渡宇态”),其累积寿命形成了合聚解离经历的时长,也就是一般说的反应快慢。不同宇态的寿命相差是相当悬殊的。短的以微秒计,如核爆炸过程中,铀裂变到铁中间的过渡宇态;长的则以万年计,如组成宇宙星球的大多数元素。

        现在我们对宇态寿命做如下描述:

          1)宇态寿命由其组成的合聚力衰减快慢决定;

          2)合聚力衰减快慢取决于本身和外特性作用;

          3)宇态解离由某一组成的合聚力失效而引起;

          4)合聚或解离的快慢取决于过渡宇态的寿命。

    宇场

       宇场——空间某点汇集的所有特性称为该点的宇场

       显然,在宇宙不同点的特性种类、强弱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理论上宇宙中没有相同的宇场点。宇场是在不断变化的,除自然变化外,还有突发变化(包括人为操控等的突发事件),所以宇场是相对的。特性要在一定宇场中体现,不同宇场中宇态呈现的特性是不同的。宇场是直接影响宇态寿命的决定因素之一。

        现在我们对宇场做如下描述:

          1)宇场由各种宇态特性构成;

          2)宇场各特性在不断地变化;

          3)宇态内各点宇场是不同的;

          4)各种宇态都要受宇场制约;

          5)宇场是影响宇态寿命之一。

    六,适存定律

       宇宙中的宇素是恒定的。在合聚解离转变中,所有宇素都遵循着要有适合的存在形式这一规律,也就是成为一种宇态,只不过寿命有长有短。如果新产生的宇态寿命始终太短,就意味着合聚解离将一直进行。也就是说,所有宇素都必须在特定宇场中有适合存在(较长寿命)的宇态形式(结构体形式),这就是"宇素适存定律"。具体到我们熟悉的化学领域来说,我们知道某种物质(宇态)可以分解(解离)为另外两种物质(宇态),就是因为另外两种物质是适合在该宇场下存在的(寿命足够长)。由此不难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随意乱写化学反应式的原因。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宇场)中,只有“正确”化学反应式产生的物质(宇态)才有较长寿命而存在。

       最后我们来做些想象: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区分宇素和特性,这可是非常难的。以我们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可以这样认为,已知的称为粒子的应该都是宇素,其中称为基本粒子的应该是指单态宇素,如夸克。而电子、质子、中子等这些则是合态宇素。至于空间、暗物质也是宇素,当然各种宏观物质都是宇素。像自旋和对称性这些肯定就是特性了,特别是力、热、电磁、质量、能量这些似乎应该是特性?现在我们来试作以下设想:空间是一种宇态(我们就把它叫做“空间宇态”),各种特性就是在空间宇态这个介质中传播和体现的;各种宏观物质内充满着空间宇态,不过很可能是不一般的空间宇态;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是被不一般的空间宇态使之与原子核隔开的,但又是被束缚而漂浮于这样的空间宇态中的;宇宙膨胀是因为在宇态转变中增加了空间宇态的缘故;奇特的黑洞是因宇素处于“贴聚”(不像原子宇态结构中有空间宇态)的一种宇态;生物体是由各种大小结构体构成的一个特殊大结构体;生物体是对各种宇态特性的巧妙利用,不同生物利用宇态特性的方式和种类并不完全相同;宇宙中的宇态和宇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两者都是会变化的;人们今天所知道的自然规律(道理),仅仅是宇宙中的小小角落在小小时段中的部分宇态和宇场而已;整个宇宙中的宇态都不是永恒的,只是寿命有长有短;宇态的转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的,这让我们想起了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老子说的“道可道非恒道”这句话,是不是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呢?

    201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