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如何才能长寿的问题,自古至今都在研究,试图找到长寿的秘诀。有的从具体长寿人的生活习惯入手研究,但得出的结论是五花八门的,根本就没有一定规律;有的反过来从所谓的不良生活习惯入手研究,看是否因此损寿,但得出的结论是寿命长的大有人在,根本就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那到底人有没有长寿秘诀呢?回答是有,这就是:身心愉快。对此我们得先来说一些基本认识。
首先是,人应该能活多少岁?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结论。但我国的李庆远据说生于清初活了256岁,如果真是这样那也是极个别的特例。而科学家们比较认同的是,人能活到120岁左右。据报道,有极少数人已活到或大大超过这个岁数,而平均寿命目前最高的一个国家为83岁多。至于怎样才算长寿,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但我们说,超过世界最高平均寿命,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指标。
其次是,影响寿命的因素是什么?大家知道,人自然死亡是因得了某种疾病,其实质是因某组织器官机能失常而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寿终。能影响组织器官机能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又是人们能够掌控的是饮食和心境,因这两者普遍影响了人的寿命,这是我们要说的中心。
再就是“身心愉快”,这里的“身”是指各组织器官,可以理解为身体;“心”是指脑的活动,可以理解为思想;“愉快”是指有益于长寿的状态。
现在先来说思想愉快。先说说不愉快,大喜、大悲、恐惧、恸哭、愤怒、争吵、生气、伤心、忧郁、憎恶、仇恨、紧张、急躁、嫉妒、抱怨、抱屈、悔恨、自卑、失望等都是不愉快的表现,统称为不良情绪,即坏心境。那好心境是什么呢?最基本的是平和,这就是常说的心宽不搁事的无忧无虑状态。而最好的心境是愉快状态,它是一种藏在内心的愉悦。体现为热恋时、成功时、得到嘉奖时,得到称赞时的内心感受。不过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都有这样的条件去感受的。其实良好的个人喜好、理想,也是能得到好心境的。还有我们可以自己去创造条件,如自我修养。这就是平时坚持做到礼貌待人,举止文明,与人方便,善解人意,豁达知足,就能时时处处给自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自然就会思想愉快,有个好的心境。
怎样做到身体愉快呢?当人体各组织器官,既能得到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又没有坏的影响时,是一种正常的平和状态。其中所需物质,除了氧气和水外,都是由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尽管要做到各种营养物质不多不少是困难的,但由于各组织器官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所以只要按传统饮食习惯,结合科学饮食卫生指导,适量、清淡、多蔬,避除不良嗜好,一般来说就能满足需要了,过多的补足有害无益。至于说影响,有很多影响因素,还有好坏之分。如各种环境、饮食污染就是有害的,而各种运动不仅有益于各组织器官,还易得到平和心境。但如果过度,又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这里要重点说的是心境,因为心境会通过基因(另议)来影响各组织器官。当身体处于平和状态时,如果有好心境影响,此时的身体就是处于愉快状态。
也就是说,无论哪种心境,都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好的心境会让组织器官的功能、抵抗能力、忍耐能力、修复能力增强;坏的心境则相反,甚至还会造成损伤(得病)。心境的影响大小是和强度和延续时间成正比的,且不同坏心境所影响的组织器官和轻重也是有不同的。如我们知道,伤心会引起胃痛;生气会引起肝痛;愤怒会使血压升高等等。那好心境影响的表现是什么呢?这是不太看得出来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是会影响所有组织器官的。它不仅能使组织器官功能增强,还能增强抵抗能力和耐受能力。特别是,还可能使受损的组织器官恢复功能。具体表现出来就是,人的精神好,精力充沛,不易得病,病了也好治。当然突出的好处则是,它在默默地延长我们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