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 物 起 源 的 奥 秘 是 趋 生 性 汝 南 |
||||
地球是宇宙亿万颗星球中的一颗,为什么会如此奇特地出现生物呢?对此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各种生命起源学说。相较而言,其中立足于地球的化学起源说,显然是更具有研究价值的。我们也深深知道,要破解生命起源的奥秘该会有多么的艰巨,因此找准研究的方向和步骤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这里提出这样一个建议,首先应该重点研究生物的“趋生性”。我们坚信,只要知道了趋生性是哪儿来的,那生命起源的奥秘也就破解了一多半了。
趋生性就是生物的生存繁衍特性。不难理解,这不仅是现在所有生物都具有的,而且是生命起源之初就有的,否则就不会有现在的各种生物。那趋生性是哪儿来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呢?对这个问题化学起源说所取得的成果,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从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初发现生物的细胞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直到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正式提出“基因”概念。特别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沃森和克里克进一步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些研究成果让人们知道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的一切外形、特征是由细胞中的基因控制的,基因是以含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起作用的,这种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核苷酸。特别是在研究基因具体结构中,剪接体是世界不少科学家都在攻克的难关,而最近终于被中国科学家抢先攻克了,这是了不起的成果。不过,这所有的各种研究都是以认可生物具有趋生性作为前提条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述说细胞组成时,当介绍基因结构功能时,无不是说由什么什么组成,每个组成的功用是什么,但为什么要这样呢?唯一的回答就是因为要生存繁衍,这就是趋生性。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把趋生性作为一个主攻项目来研究。如研究细胞为何要分裂(繁殖)?是什么促使它分裂的?基因在分裂中是怎样起作用(发出指令)的?基因是怎样受外界影响改变自己(突变)的?基因和外界有怎样的信息通道?又是怎样通过信息来改变自己的?具体又是由什么来执行改变的?等等。当然,这个研究任务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但我们坚信这个研究方向是对的,我们来看看已有的两个实验吧。 米勒实验用无机物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得到了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这证明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成有机物的,这个实验十分有意义。
我们说的自然环境,是由各种宇宙自然特性综合形成的。要知道,自然特性是无奇不有的,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我们今天知道的理化特性可能是宇宙自然特性中的一部分,或许还是一少部分。可能有的特性我们永远也不能知道,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毕竟是生存在我们能掌握的现实环境中的,所以我们用能掌握的知识去研究,一定会有所突破!(有关自然特性参见本栏目“宇宙是由宇素组成的”一文) 2018,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