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 现 象 与 地 震 预 报

汝  南


 

  我们知道濒危一词中,濒的意义是临近,危的意义是危险,合在一起就是表示到了危险边缘了。危险是随人们对主体的认识不同而不同的。危险的实质是指人们不希望的反向突变,如伤亡、灭绝、消失,毁坏等等。我们这里提出一个“濒危现象”概念,就是说在出现濒危时,常会由突变主体产生特殊的异象预示着突变即将来临。

  不同主体的濒危现象是各不相同的,广义地讲,人在死亡前的回光返照;动物临死前的挣扎;黎明前的黑暗;开关电时的浪涌,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等等,都属于濒危现象范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形式、机理尽管是各不相同的,但从事物的变化规律来看,它们也有共同特点,这就是:都是和突变方向对立的;都是发生在突变之前的,都是短暂而明显异常的。由此我们想到了地震前的动物异常反应,到底发生了什么现象会让它们感到恐惧呢?

   我们知道,地震是因为地球板块发生了错动,错动是因为板块受外力产生了内应力,当内应力超过承受面的应力极限时出现了断裂破碎而造成的。由此除了造成一些附带的物理化学地震前兆现象外,另有一点我们也应该想想,这就是固体破碎时是否也有濒危现象。

   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都有作用力(吸引力和排斥力),使之相互吸引在一起形成宏观物质。不同物质内的分子作用力是不同的,形成了宏观的固体、液体、气体不同的三态,显然,固体间分子吸引力最大。要想用外力把固体断开,外力就要超过断面分子的总吸引力才行。

   现在我们重点要说的是,分子的作用力是一种宇宙自然特性,是自然产生的。宇宙万物都是由宇素*组成的,一切自然现象,包括濒危现象在内,都是由宇素组成的物质产生的自然特性。从前面说的濒危现象实质看,分子吸引力在抵抗外力使分子被分开而使吸引力消失时,是不是也会产生濒危现象呢?即分子吸引力不让消失而反增大,我们把这种特殊增大的分子引力暂时叫做反增分子引力。这种反增分子引力是特殊的,汇聚一起就可能会产生超出物质主体的新特性(特殊物理场),动物地震前感知到的就可能是这种新特性。平时遇到的物体断裂现象很多,皆因断裂的物体断面都非常之小,所汇集的反增分子引力是微不足道的,所以纵使某些生物有感知能力也是感知不到异样的。而庞大的地壳板块断裂面,汇集起来的反增分子引力那就很可观了!由此产生的新特性能让敏感动物感知到就不足为奇了。

   要知道,宇宙所具有的特性(自然现象)决不仅限于我们现在能感知掌握的理化性能。至于为何一些动物却能感知到人却感知不到,这是因为生物体都是一种巧妙利用各种自然特性的独特结构体,为此能感知外界自然特性则是必然的。而不同生物所利用的自然特性是不尽相同的,由此感知自然特性的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这就是某些动物能提前感知地震的原因所在。

   应该肯定地说,动物已感知到的震前现象是实际存在的,至于是否就是我们说的地震濒危现象这需要去验证。显然,直接探测一时还有相当难度,但先探测间接反应不失为当前一个努力方向。如动物异常反应,水质变化,氡含量变化等等就是间接反应,不过这些都受到特殊条件的影响,单一都不足为据。看来我们还得回到濒危现象是特殊物理场这个思路上来考虑,如研究这种特殊物理场对云层的影响。因为云层是受约束最小的流动物质,可能对特殊物理场会有所反应。不过对此不能只利用自然云,可以人工布撒各种理化性能的“云”来试试。这项研究的难度和耗费的确很大,但应该看到,或许用这个原理探测地震前兆会具有准确性高,能预估震级,且提前时间较长这三大优点的,一旦突破,那人类准确预报地震就将成为现实!

 * 参见本栏目“宇宙是由宇素组成的一文

    20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