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语 言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相 同 的 汝 南 |
||||
1,自然规律:人类可以用任何一种事物现象来代表另外一种事物现象。 这是人类天生的生理特性或者说本能,其实也是所有生物的生理本能。如好多动物看见老虎外貌,或听见老虎声音,或闻到老虎气味,就知道是会吃掉自己的凶猛老虎。这里的外貌、声音、气味就是一种事物现象,凶猛的老虎就是另外一种事物现象。生物的这种特性,因在生存中十分有用,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人类,在长期实践应用中发现,用自己发出的不同声音或用不同的符号来代表不同的事物现象是最为简单有效的。 2,人为措施:按“认识-划分-命名-组义-表意”五个步骤分别制定规则。 这五个步骤是顺序进行的:人们经过观察发现,不同的事物现象是具有不同的区别特征的(认识);再根据不同区别特征将事物现象区分为不同的类(划分);对每一类用不同的声音或符号来代表(命名)——取名字(得到词);然后就利用这样的名字,通过排列顺序的不同,或另加注释的办法来表示各名字之间的关系,借此来表述客观宇宙中的所有事物现象(组义);人们就是利用这样组织的客观意义和语境结合来表达个人的主观意思(表意)实现交流目的的。其中划分和命名规则合称为“词法”;组义规则称为“句法”,表意的规则称为“用法(语用法)”,三者一起总称为“语法”。也就是说,语法是一套表述客观事物现象的公众性规则。这五个步骤的规则是在自然环境里习惯形成的(约定俗成)。不难理解,居住在彼此隔绝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族群,彼此的规则肯定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语言的原因。但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不管各种语言有怎样的不同,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决无例外! 现在我们来分别对照看看大家都认为很不相同的汉语、英语、俄语这三种语言。1,认识划分:因为人类具有共性,所以三种语言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划分基本是相同的,但仍有些差异,表现为存在有部分彼此不能对应的词,如汉语词“舅”,英语就没有划分出这个词。2,命名(词法):语言萌芽初期(初始语言),用什么样的声音是任意的,同一物取的声音名字或符号名字自然是不同的,如:狗,dog,собака。当发展进化到现代语言大量采用语素命名(词根词缀法)时,其规则也是各有不同的,如:野狗,wild dog,динго。3,组义(句法):就是确定句子中各词之间关系的规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顺序法,一种是注释法。但各语言的具体规则不仅不同,而且还有不同侧重。如汉语就是以顺序法为主的,词序不同其意义则不同(上网—网上,马上—上马,我认识他—他认识我),当然,不合情理的除外(天气—...,我看电视—...);汉语只有少量注释,如用第、在、着、了、过、们、的、吗等作注释。英语也用顺序法(John knows Smith—Smith knows John),但更多是用注释法。如名词复数、所有格、the、to形式,动词时态变化和第三人称变化以及关系代词应用等等都是。而俄语不仅是以注释为主的问题,而是全依靠注释,几乎句子中每个词都要注释。这些注释主要是由词形变化体现,如常说的性数格一致,动词人称变化,动词变位,动词时态变化,从句关联词应用等等,至于顺序已是被注释规则确定了的,基本不单利用来表示相互关系。4,表意(用法):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语境的认识基本是相同的,都是用客观的语言规则,结合语境形成言语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思进行交流的。但因风俗习惯的不同,在遣词造句上是会存在一些差异的。 由此不难看出,各种语言不管有怎样的不同,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怕因对某规则进行专题研究而迷失方向,因为你知道自己在研究语言的哪个部分,这样就不会彼此出现本质认识的矛盾。特别是,就能对各种不同语言规则的优缺点做出统一评价,进而为找到人类最简单科学的共同语言打下统一认识的基础。
2018,5,5 &&&&&&&&&&&&&&&&&&&&&&&&&&&&&&&&&&&&& |
||||